卷一
脉因证治
卷一
作者:佚名  |  字数:16934  |  更新时间:2022-12-25 18:23:00

  [卷一] 一、卒尸

  【脉】

  寸口沉大而滑,沉则为实,滑则为气,实气相搏,厥气入脏则死,入腑则愈。唇青身冷为入脏,死;身和汗自出为入腑,则愈。紧而急者为遁尸;少阴不至,肾气衰

  【证治】

  在外者可治,入里者死。血气并走于上,则为厥,暴死。素有痼疾,新加卒病,先治卒病。尸厥者,昏不知人,脉动如故,开上焦心肺之阳,自愈。

  尸厥,脉动无气,气闭静而死也。以菖蒲屑内鼻两孔中吹之,令人以桂屑放舌下。又方∶剃取左角发方寸,烧末酒和,灌入喉立起。

  救卒死身热者验方

  矾石半斤,以水一斗五升煮消,浸脚令没踝。盖取矾性收涩,而敛其厥逆之气。

  还魂汤

  治卒死、客忤气。

  麻黄(三两,去节)杏仁(八十个,去皮尖)炙甘草(一两)上三味,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渣,入姜汁少许,令咽之。盖取辛甘通阳气,发越邪气故也。

  救卒死目闭方

  捣薤汁灌耳中妙;或吹皂荚末于鼻中,立效。薤汁辟邪安魂,荚末取嚏开窍。

  救卒死张口反折方

  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,饮以五毒诸膏散。

  外有中恶、中气、中食等状,与卒尸相类,须详谛脉证而投之,慎勿泛视,误人仓卒。

  变通在神,法难毕述。

  [卷一] 二、痹

  【脉】

  寸口喘而坚,痹在心;喘而浮,痹在肺;长而左右弹,痹在肝;大而虚,痹在脾;坚而大,痹在肾。

  【因】

  风,风为行痹。风性善行。寒,寒为痛痹。寒主收引。湿,湿为着痹。

  湿本重滞。三气致痹之原,或外兼他患有之。若舍此而能痹,未有也。

  【证】

  其合而为痹也。以冬遇者,骨痹;春遇者,筋痹;夏遇者,脉痹;长夏遇者,肌痹;秋遇者,皮痹。久而不去,内舍五脏之合。待舍其合,难治矣。

  《痹论》中议痹,乃三气皆可客于五脏,其风、寒、湿乘虚而客之故也。筋痹不去,内舍于肝;皮痹不去,内舍于肺;肌痹不去,内舍于脾;脉痹不去,内舍于心;骨痹不去,内舍于肾。其客于心,则烦心,上气嗌干,恐噫,厥胀是也。其客于肺,使人烦满而喘吐。其客于肝,多饮数溲,小腹痛如怀妊,夜卧则惊。其客于脾,四肢解堕,发渴呕沫,上为大塞。其客于肾,善胀,尻以代踵,脊以代头。其客于肠,数饮而小便不得,中气喘争,时发飧泄。夫大肠乃传道之官,为冲和之气,三气乘虚客之,而和气闭矣。水道不通,使糟粕不化,故喘争飧泄也。其客于胞,小腹膀胱,按之内痛。若沃以汤,小便涩,上为清涕。夫三气客于胞中,则气不能化出,故胞满而水道不通,随经出鼻窍。其客于血脉,随脉流通上下,升降一身,谓之周痹。

  华佗论痹

  乃邪气合四时不正之气,感于脏腑所为。有气、血、筋、肉、骨之分。其气痹者,愁思喜怒,过则气结于上,久而不消则伤肺,正气衰,邪气胜。留于上,则胸腹痛而不能食;注于下,则腰脚重而不能行;贯于舌,则不言;遗于腹,则不溺。壅则痛,流则麻。右寸脉沉而迟涩者是也。其血痹者,饮酒过多,怀热太甚,或寒折于经络,或湿犯于营卫,因而血搏,渐成枯削失血之证。左寸脉结而不流利是也。其肉痹者,饮食不节,肥美之为。肉不荣,肤不泽,则纹理疏,三气入之,则四肢缓而不收持。右关脉举按皆无力而涩也。其筋痹者,由叫怒无时,行步奔急,淫邪伤肝,肝失其气,寒热客之,流入筋会,使筋急而不舒。左关脉弦急而数,浮沉有力是也。其骨痹者,乃嗜欲伤于肾气,内消而不能闭禁,邪气妄入。脉迟则寒,数则热,浮则风,濡则湿,滑则虚。治法各随其宜。

  麻木余辨

  是风湿热下陷入血分阴中,阳气不行。其证合目则浑身麻。亦有痰在血分痒者,血不营肌腠。

  【治】附子汤

  治风、寒、湿痹。

  附子(炮去皮脐)桂枝白芍甘草茯苓人参(各三钱)白术(一两)行痹,加麻黄桂汤;痛痹,加附子、姜茯汤;胞痹,加四苓;肠痹,加平胃、茱萸、草肉、豆蔻等。

  戴人法

  苦剂涌寒痰,次与痰剂。使白术(除湿)、茯苓(养肾水)、桂(伐木)、姜、附(寒胜加)。

  麻木方

  人参(助阳道)当归(行阴)生甘草(去热)白术茯苓(除湿热)升麻柴胡白芍苍术黄柏。痰,加二陈。

  忍冬藤膏

  治五痹拘挛。

  [卷一] 三、

  (即痉也)

  【脉】

  太阳发热,脉反沉细,难愈。太阳证备,脉沉迟,此为痉。寸口脉直上下行,伏坚紧如弦。沉弦,沉紧。少阴脉紧,暴微者,欲解。

  【因】

  血气内虚,四气外袭。因湿,诸痉项强,皆属于湿。寒、湿同性,故湿可伤太阳。

  《三因》论状

  身热足寒,头强项急,恶寒,时头热,面赤,目赤脉,独头摇动,卒噤,角弓反张。皆因血虚筋无所养,邪因入之。故寒则紧缩,热则弛张,风则弦急,湿则胀缓。又有因疮口未合,风入之,为破伤风;湿入之,为破伤湿。与痉同,但少头强项急,余并相如。又有因汗、下过多,又有产后怒气致此病者,项强亦有痰者。

  【证】

  有汗而不恶寒,名柔痉;无汗,口噤脚挛,名刚痉。

  【治】

  宜流湿祛风缓表而安。详有无汗而药之。柔痉,葛根加桂汤;刚痉,大承气汤。葛根汤汗之,有表证可用。大承气下之,有里证可用。

  [卷一] 四、痿

  【脉】

  浮而大,浮虚大热;滑而大,滑痰大虚;洪而缓,洪热缓虚。

  【因】

  肾水不能胜心火,火上烁肺金,六叶皆焦,皮毛虚弱,急而薄着者,则生痿。皆因贪欲好色之故。湿痰亦能为之。

  经论

  有由悲哀太甚,阳气内动,数溲血,大经空虚,热起于心。病则枢纽如折,名曰脉痿。有思想无穷,入房太甚,宗筋弛纵,热入于肝。病则筋急而爪枯,名曰筋痿。

  有由湿地,以水为事,热生于脾。病则胃干而渴,肌肉不仁,名曰肉痿。有因远行劳倦,遇大热而渴,阳气内乏,热舍于肾。病则腰脊不举,骨枯而髓减,名曰骨痿。然此皆热熏于肺之为也。火上炎,肺治节不行而痿矣。

  【证】

  面黄,身热,肌瘦,往来寒热,涎嗽喘满,面浮弱而不用者,为痿。外有痿即软风也。柔风脚弱,病同而证各异。

  【治】

  治独取阳明。阳明者,胃脉也。五脏六腑之海,主润宗筋,宗筋主束骨利机关也。故阳明虚而然。

  张,以黄连解毒汤加归等剂治之。

  李,以甘寒泻火,苦寒泻湿热。四君子补阳明虚,清暑益气治之。湿痿之为病,宜二陈汤加术、苓、柏治之。

  清暑益气汤

  治热伤肺,气虚成痿。

  黄(一钱,汗少减半。暑邪干卫,身热自汗,甘温补之)人参(救火伤气)白术(各半钱)白苍术(一钱,除湿)甘草(炙,三钱,益气)当归(三钱)升麻(一钱,酒润,甘平,润肌热,风胜湿)葛根(二钱)陈皮(半钱)泽泻(半钱渗湿)神曲(半钱,消食去痞)五味(九分,酸寒,收暑伤金)麦门冬(三钱)青皮(二钱半)黄柏(三钱,补水泻热)或加知母、黄芩。

  健步丸

  治湿热成痿。

  羌活防风柴胡滑石炙甘草生姜(酒洗,各半两)泽泻(五钱)防己(酒制一两)川乌苦参(酒洗)肉桂(一钱)愈风汤下。

  秘方

  气虚,四君子加苍、白术、苓、柏。痰,加竹沥。血虚,四物汤。湿痰,二陈汤加苍白术、苓、柏、竹沥。下补阴丸。

  经论

  喑痱乃肾虚也。舌不语,肾脉挟舌本,肾气厥不至;足不行,肾气不顺。

  [卷一] 五、厥

  【脉】

  沉微而不数,谓之寒厥;沉伏而数,谓之热厥。

  【因】

  因虚,因痰,因热,因寒。

  【证】

  厥当分两种,次分五脏。寒厥,为手足寒也。阴气胜则寒。其由乃恃壮纵欲于秋冬之间,则阳夺于内,精气下溢,邪气上行,阳衰精竭,阴独行,故为寒厥。热厥,为手足热也。阳气胜则热。其由乃醉饱入房,气聚于脾胃,阴虚阳气入则胃不和,胃不和则精竭,精气竭则四肢不荣,酒气与谷气相搏,则内热而溺赤,肾气衰,阳独胜,故为热厥五心烦热,有小肠热者,有心虚而热者。

  厥,亦有腹暴满不知人者,或一二日稍知人者,或卒然衰乱者。皆因邪气乱,阳气逆,是少阴肾脉不至也。肾气衰少,精气奔逸,使风促迫,上入胃膈,宗气反结心下,阳气退下,热归股腹,与阴相助,令人不仁。又五络皆会于身,五络俱绝,则令人身脉俱动,而形体无所知,其状如尸,故曰尸厥。正由脏器相乱,或与外邪相忤,则气郁不行,闭于经络,诸厥有痰如曳锯声在咽中,为痰厥;骨枯爪痛为骨厥;身直如椽为厥;因醉而得为酒厥;暴怒而得为气厥;手足搐搦为风厥;喘而狂走为阳明厥。此皆气逆之所为也。

  【治】

  李法∶痰用白术、竹沥;热用承气下之;气虚补气,四君子;血虚补血张法∶降心火,益肾水。通血和气,必先涌之。

  [卷一] 六、伤寒

  【脉】

  阳浮而阴弱,谓之伤风。邪在六经俱强,加之风伤阳,故浮虚。阳浮,阴弱,营气弱也。浮紧而无汗,谓之伤寒。寒伤营,营实则卫虚。寒伤阴,故坚牢。阳紧,邪在上焦,主欲呕;阴紧,邪在下焦,必欲利。

  脉浮,头项痛,腰脊强,病在太阳。脉长,身热目痛鼻干,病在阳明。脉弦,胸胁痛而耳聋,病在少阳。脉俱沉,口燥舌干,邪在少阴。脉俱微缓,烦满囊缩,邪在厥阴。脉俱沉细,嗌干腹满,邪在太阴。脉阴阳俱盛,重感于寒而紧涩,变为温疟。阴阳俱盛,伤寒之脉,前病热未已,后寒复盛也。脉阳浮滑,阴濡弱,更遇于风乘,变为风温。阳浮而滑,阴濡而弱,皆风脉也,前热未歇,风来乘热。脉阳洪数,阴实大,遇湿热两合,变为温毒。洪数、实大,皆两热相合。脉阳濡阴弱而阴弦紧,更遇温气,变为温疫。

  病发热,脉沉而细,表得太阳,名曰痉。病太阳身热疼,脉微弱、弦芤,名曰中。病若发汗已,身灼然热,名曰风温,风温为病,脉阴阳俱浮,自汗出,身重多眠,睡鼾,语难则惊痫,时螈。若火熏则死。病水,狂闷,名是阳厥。脉当有神,不问数极、迟败,当中有力即有神焉。神者,血气之先。伤寒热甚,脉浮大者生,沉小者死;已汗,沉小者生,浮大者死。温病二三日,体热腹满头痛,饮食如故,脉直而疾者,八日死。温病八九日,头身不痛,目不赤,色不变而反利,脉来牒牒,来细强,十二日死。温病汗不出,出不至足者死。厥汗出,肾脉七八日,不汗躁狂,口舌暴燥焦黑,脉反细或代者死。八日以上反大热,死。邪胜故也。热病七八日者死。热病得汗,日,脉不躁,喘不数,后三日中有汗。不汗者,四日死。热病脉涩小疾,腹满胀大绝,喘而短气,大衄不止,腹中疼,死。热病脉浮洪身热甚,死。热病脉小疾,咳喘眩悸,夺形肉,身热,死。热病腹胀便血者,死。热病脉转小,身热甚,死。热病脉转小,身热甚,咳而便血,目陷,妄言,循衣缝,躁扰不卧,死。热病呕血,咳而烦满,身黄气胜也。身体如油,正气脱也。喘而不休,水浆不下,胃气尽也。体麻不仁,营绝也。

  热病喘咳唾血,手足腹肿面黄,振栗不言,名肺绝,死。丁日死,后仿此。热病头痛呕,呕逆吐血,水浆不入口,狂妄,腹大满,名脾绝,死。热病烦满骨痛,嗌肿不可咽,欲咳不能咳,歌笑而哭,名心绝,死。热病僵卧,足不安地,呕血,血妄行,遗屎溺,名肝绝,死。热病喘悸吐逆,骨痛短气,目视不明,汗如珠,肾绝,死。

  太阳病,脉反躁盛,是阴阳交,死;得汗,脉静者生。少阴病,恶寒而蜷,下利,手足死。又吐利躁逆者,死。少阴病,四逆,恶寒而蜷。其脉不至,不烦而躁者死。少阴病,下利止而头眩,时时自冒者死。又七八日息高者死。少阴病,脉微沉细,但欲卧,汗出不烦,自欲吐,五六日自利烦躁,不得卧寐者死。若利止,恶寒而蜷,手足温者,可活。少阴病,下利止,厥逆无脉不烦、服汤药,其脉暴出者死;微续者生。伤寒下利厥逆,躁不得卧者死;下利至厥不止者死。伤寒厥逆,六七日不利,便发热而利者生。汗出利不止者死,有阴无阳故也。伤寒五六日,不结胸,腹濡,脉虚,复厥者不可下,下之亡血,死。热病不知所痛,不能自收,口干阳热甚,阴颇有寒者死。热病在肾,渴,口干,舌燥黄赤,日夜饮水不知,腹大胀尚饮,目无精光者死。伤寒下利,日十余行,脉反实者死。病者胁下素有痞,而下至于脐旁,痛引小腹入阴挟筋,为脏结者死。结胸证具,而烦躁者死。直视谵语,喘满者

  【因】

  房劳、辛苦之过,腠理开泄,少阴不藏,触冒冬时杀厉之气,严寒之毒。

  病,曰伤寒,不即病,寒毒藏于肌肤之间,至春变为温,至夏变为热病。皆肾水涸,春无以发生故也。皆热不得发泄,郁于内,遇感而发,虽曰伤寒,实为热病。春病温疫,夏为热病及飧泄,秋发疟,冬生咳嗽,皆因感四时不正之气,总名之曰伤寒。

  【证治】

  自外而入,内传经络。

  太阳证,头疼,发热恶寒,腰脊强。脉浮而紧,无汗,谓之伤寒,可汗,宜麻黄汤。脉缓自汗,谓之伤风,宜桂枝汤。忌利小便、重汗、下大便。

  阳明证,身热目疼,鼻干不得卧,不恶风寒而自汗。尺寸脉俱长,宜白虎汤。浮沉按之有力,宜大承气汤。胃,血也,不主汗、利。忌汗,利小便。

  少阳证,往来寒热,胸胁痛而呕,耳聋,脉弦,宜和解之,小柴胡汤。胆无出入水火之间,下犯太阳,汗、下、利皆不可。忌利小便,忌汗,忌利大便。

  太阴证,腹满咽干,手足自温,自利不渴,时腹痛,脉沉细,其脏寒,宜四逆汤。脉浮可汗,宜桂枝汤。又大实痛,可下,用详。忌三法,宜三法,用详。

  少阴证,口噤,舌干而渴,脉沉实,宜大承气汤。脉沉细迟者,宜用温之,四逆汤。身脉沉细而虚,宜泻心汤。身热,烦躁不宁,大小便自利,脉浮洪无力,按之全无,宜附子泻心汤。其吐泻不渴,脉浮弱,理中汤主之。渴而脉沉,有力而疾,宜五苓散。少阴证,脉沉发热,当汗,麻黄细辛附子汤。少阴证,下利色不青,当温;色青口燥,当下。脉弱忌下;厥阴证,烦满而囊缩,大小便不通,发热引饮腹满,脉俱微沉实,按之有力,当下;无力,当温。厥阴乃二阴交尽,曰厥阴,为生化之源,喜温而恶清。

  大抵三阴非胃实不可下,此三阴无传经,止胃实可下也。

  太阳,标本不同。标热,太阳发热;本寒,膀胱恶寒。故宜汗。阳明,从中气。标阳,;本实,妄语。标阳,故宜解肌;本实,故宜下。少阳,标阳,发热;本火,恶寒。前有阳明,后有太阴,故宜和解。太阴,标阴;本湿,腹胀满,或嗌干,身目黄。从标治则温;从本治宜泄满下湿。少阴,标阴,爪甲清冷;本热,脉沉实,口干渴。标宜温,本宜下。厥阴,中气宜温;烦满囊缩,故为热,宜苦辛下之。

  麻黄、桂枝之辈,汗而发之。葛根、升麻之属,因其轻而扬之。三承气、陷胸之辈,引之。泻心、十枣之类,中满泄之。在表宜汗,在里宜下,在半表半里宜和。表多里少,和而少汗之。里多表少,和而微下之。在上者,吐之。中气与脉气微者,温之。脉亦同法,又当求本。假令腹痛,用桂枝芍药汤。何不只用芍药?却于桂内加之。要知从太阳中来,故太阳为本。又如结胸,麻黄亦然。

  刘法∶分病及脉。以五脏言之,诸在皮者,汗之,麻黄汤内加表之。在内者,下之。麻辛附子汤内加下之。此言藏者,五脏也。可通经入脏。物之藏者,腑也,方可下。麻黄汤,治外证之外,麻黄细辛附子汤,治内证之外。肝脉外证,善洁,面青,善怒,脉弦,前方加羌活、防风三钱。内证,满秘便难,淋溲,转筋,沉而弦,后方加同前。心脉外证,面赤,口干,善笑,脉沉而洪,前方加黄芩、石膏各三钱。内证,烦心,心痛,掌中热而哕,脉沉,后方加同前。肺脉外证,面白,善嚏,悲愁欲哭,脉浮而涩,前方加姜、桂各三钱。内证,喘咳,洒淅寒热,脉沉,后方加生姜、桂枝。脾脉外证,面黄,善噫,善思味,脉浮而缓,前方加白术、汉防己。内证,腹胀满,食不消,怠惰,脉沉。后方加同前。肾脉外证,面黑,善恐,脉浮,前方加附子、生姜。内证,泄如注,下重胫寒,脉沉,后方加同前。

  以前外证,皆表之表,汗而发之;内证者,里之表也,渍形以汗,如脉沉,复有里证。

  为发热引饮,便利赤涩,泄下赤水,或秘,按之内痛,此为里证。宜速下之,根据方加大黄三钱。如邪又未尽,复加大黄二钱。

  刘、张又相继论∶人多劳役饥饱者,得之火化、火扰。治之宜以辛凉。比及年少性急劳役之。表里证有相似,药不可差。伤寒表证,发热恶寒而渴,独头痛,身热,目疼,鼻干,不得卧,乃阳明经病也,白虎汤主之。杂证,里证亦同。但目赤者,脏病也。脉亦洪大,甚则吐血,先有形也。乃手太阴肺不足,不能管领阳气,亦以枸杞、地黄等物治之。补泻当察虚实。假如洪弦相杂,洪,客也,弦,主也。子能令母实。又脉弦无表证,是东方实,西方虚也。又前来者,为实邪。根据此补泻,余仿此行之。

  表汗,通圣散、双解散。半表半里,凉膈散、柴胡汤。里下,右手脉实,承气汤;左手脉实,抵当汤。不分浮沉,但实可用。

  血气俱实,主三承气汤;温,四逆汤、真武汤;解利,五苓散、解毒散、白虎汤、甘露饮、栀子汤;发黄,茵陈汤。

  伤寒得伤风脉,伤风得伤寒脉。假如太阳证,头疼,身热,自汗,恶风,脉当缓而反紧,是伤风得伤寒脉也。余以例推之。桂枝麻黄各半汤、羌活汤尤妙。

  吐

  瓜蒂散∶瓜蒂赤小豆豆豉汤下一钱。

  结胸,脉浮大者,不可下之,下之必死。

  小陷胸汤

  半夏连(姜汁炒)栝蒌实

  大陷胸汤

  炒大黄(五钱)苦葶苈(炒,三钱)芒硝(一钱)杏仁(十二个)丸如弹子大。每服一丸,入甘遂末三字,蜜半匙,水煎,至半温服。

  [卷一\六、伤寒] 六经余证

  太阳痉,汗多热利,误下变证。

  阳明烦躁。火入于肺,烦也。火入于肾,躁也,栀子豆豉汤。宿食加大黄。狂谵实热发斑,胃火呕吐哕。

  少阳潮热。有平旦、日晡之分。(详见前。)太阴腹痛,有部分同杂证治。

  痞有虚实。实,便秘,浓朴、枳实。虚,便利,白芍。

  少阴心惊悸是杂证。吐泻同霍乱证。治咽喉热,甘草、桔梗。寒热合二方。下利色青,下;色不青,温。渴逆,乃阴消阳逆,或兼以舌挛,语言不正,昏冒咽痛,大承气。

  厥阴,羌活汤。

  厥利伤寒,不问何经,辨两感、伤寒之例。

  羌活防风川芎甘草(炙)芩(各一钱)地黄细辛(二钱半)白术(二钱)如身热,加石膏四钱;腹痛,加芍药三钱半;往来寒热,加柴胡一钱、半夏五钱;心下痞,加枳实一钱;里证,加大黄三钱,邪去止之。

  治疫

  麻黄(一两)甘草(一两半)石膏滑石黄芩白术(各四两)煎服表汗。

  解利

  大羌活汤治两感伤寒。出李。

  防风羌活独活防己白术甘草(炙)黄芩黄连苍术川芎细辛(各三钱)知母生地黄(各一两)白芷(阳明加之)

  双解散

  混解,不问风、寒。出张,李、刘皆用。

  栀子豉汤

  出李。

  消毒饮

  治疫疠时毒。

  黄芩黄连(各半两)连翘(一钱)陈皮玄参(各三钱)甘草黍粘子板蓝根马勃(各一钱)人参僵蚕(各一钱)桔梗(三钱)升麻(七钱)柴胡(五钱)薄荷川芎(各五钱)大黄(便硬加之)以水煎服。

  伤寒中寒说

  伤寒为外寒郁内热。伤寒面惨而不舒,恶寒不恶风。中寒谓寒乘其肤腠,不分经络,疏豁一身,无热可发,温补自安。此胃气之大虚也。

  风湿不可下论

  春夏之交,病如伤寒,自汗,肢体重痛转侧难,小便不利,此名风湿,非伤寒也。因阴雨卑湿,或引饮多有此证,宜多与五苓散,切忌汗、下。

  四证类伤寒

  伤寒,右寸脉紧盛,痞满。香港脚如伤寒证,但病起于脚胯。痰证,呕逆头痛,脉浮而滑;痞满,虚烦不恶寒,不头痛身疼。阳毒,身重,腰脊痛,狂言,或吐血下利,脉浮大数,咽喉痛唾血,面赤如锦纹,五六日可治。阴毒,身重背强,腹中绞痛,咽喉不利;毒瓦斯攻心,心下坚,呕逆,唇青面黑,四肢冷,脉沉细紧数,身如打,五六日可治。

  阴盛格阳

  目赤,烦躁不渴,或渴不欲水,脉七八至,按之不鼓,姜附主之。

  阳盛拒阴

  身表凉痛,四脚冷,诸阴证,脉沉数而有力,承气主之。

  阳厥极深,或时郑声,指甲、面色青黑,势困,脉附骨,按之有举之无。因阳气怫郁,不得荣运于四肢,以至身冷。先凉膈养阴退阳,以待心胸微暧,可承气下之。

  阴证身静,重语无声,气难布息,目睛不了了,鼻中呼不出吸不入,口鼻中气冷,水浆不入口,二便不禁,面上恶寒,如有刀刺。

  阳证身动,轻语有声,目睛了了,鼻中呼吸出入能往能来,口鼻气热。

  伤风,气出粗,合口不开,面光而不惨,恶风不恶寒。伤食,口无味,液不纳,息肩。

  ,即与太阴俱病。腹满身热,不饮食,谵语。三日少阳受之,即与厥阴俱病。烦满囊缩,水浆不入口,不知人,六日死。

  痉

  太阳病,发热无汗,反恶寒者,名刚痉。无汗为表实,恶寒为重感,故名刚痉。太阳病,发热有汗,不恶寒者,为柔痉。表虚伤湿。其病身热足寒,颈项强急,恶寒,时头热,面赤,目脉赤,头摇,卒口噤,背反张。

  中湿

  见前脉。其病一身尽黄,头痛汗出,欲水而不能饮,反欲近火。

  头汗

  乃邪搏诸阳,热不得越,津液上凑。又见自汗条下。

  手足汗

  有邪聚于胃则便硬。有寒则便溏,不能食,小便不利。

  烦躁

  有热传于内,胸中有热,关前洪数,宜解热。有虚,因汗、吐、下,虚协余热,身不疼,脉不紧数,宜补之。又初解,胃弱强食,胃脉浮洪。

  苔,皆心经之热浅深也。白而滑,乃邪在半表半里也;白而涩,热在里也;黄而干,热在胃也;黑者宜下。

  哕皆胃疾,或寒,或妄下之虚。

  厥,手足冷。有寒,有热。先热而后厥者,热伏于内;先厥而后热者,阴退阳气复;始得之便厥,皆阳不足而阴胜也,所主为寒。

  谵语四证

  伤寒谵语,属阳明经。乃胃有热,脉洪大者是。宜调胃承气汤。身不热,身困者,谓之郑声。病退人虚,脉和平,宜滋补。妇人经来,适邪气乘虚入于血海,左关脉数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有邪祟者,言语涉邪,颇有意思,状多变,与病相违者是。

  气喘七证

  伤寒太阳证,下之微喘者,内虚外热故也,宜解其表。饮水过多,水停心下,胸膈满而喘者,宜利其小便。病本无喘,因药下之,泻止而喘,其色已脱,不治。

  喘而四逆者,不治。喘而噫者,不治。喘而鱼口者,不治。喘而目闭、面黑者,不治。

  目瞪四证

  伤寒至目瞪不省人事,此中风痉证。以药开关吐痰,痉退眼开,随证治之。伤寒,病已过经,痉退无热,人困不语,脉和目瞪,谓之戴阳,下虚故也。阳毒不解,热毒之气伏于太阳之经,故使目瞪。六脉弦劲,渐作鱼口,气粗者死。太阴痰潮,上灌七窍,两目瞪。与小儿惊风之类同,下痰则愈。舌卷唇焦,乃心肝热极,三焦精液不生,可治;舌卷卵缩,厥阴绝也,必也。

  厥阴幽闷三证

  阴毒阳冷,四肢逆冷,心膈幽闷,默默思睡,脉沉伏者是。伤寒起,汗下后,又战汗过多,人困身冷不动者,乏阳也。伤寒未三日,身冷,额上汗出,面赤心烦者,非阴毒证,谓之阴胜格阳。阴气并于外,阳气伏于内,其脉沉数也。

  咽干两证

  少阳证,口苦咽干,乃胆热也,小柴胡汤。少阴证,口燥咽干,主肾热津液不生,宜下。

  恶寒三证

  发热恶寒,发于阳。脉浮数,宜麻黄、桂枝汗之。无热恶寒,发于阴。脉沉细。宜四逆温里。发汗后,反恶寒,气虚也。脉微弱,补虚,芍药附子甘草汤主之。

  恶风三证

  汗出而脉缓,宜桂枝加葛根汤,便遍身润。太阳病,发汗过多,亡阳。卫虚恶风,当温其经,宜桂枝加附子汤。风湿相搏,骨节烦痛,不得屈伸,汗出恶风,不欲去衣,宜甘草附子汤。

  汗后发热并再伤八证

  发汗不入格,其病不解,宜再汗之。发汗后,再伤风邪而热,宜发汗;再伤风寒而热,随证治之。汗后温之热,脉弦小而数者,有余热也,宜和解之。汗后温之热,脉静,身无痛处。虚热也,宜平补之。汗后温之热,或渴,或烦,或胸满,或腹急,有里证,脉沉数,宜下之。劳力而再热,平解劳倦,宜柴胡鳖甲散。食过而热者,宜消化其食。

  中

  夏月发热恶寒,小便己洒然毛耸,脉弦细而芤迟,宜白虎人参汤。忌汗、下。

  中暑

  背寒面垢,手足微冷,烦躁引饮,四肢不痛,脉浮,宜五苓、白虎。

  中温

  ,冬月冒寒,至春再感乖常之气。

  风温

  先伤风,后伤温。头疼自汗,体重息如喘,但默默欲眠,尺寸脉俱浮。风温脉浮,证同前条下。

  温毒

  汗、吐、下,表未罢,毒邪入脏,身有斑,脉阳洪数、阴实大。湿温,先伤湿,后中暑。

  瘟疫

  众人一般,脉阳虚弱、阴弦紧。

  潮热

  阳明,申酉时分也。胃实宜下,寒热相继在他时。太阳病,热在寅卯;少阳,在巳午。

  汗自出

  太阳经自汗,营弱卫强也。中风,太阳脉缓;风温,身重多睡,脉浮缓;风湿,脉沉而细,证同前条下。少阴,咽痛,拘急,四肢疼,厥逆自汗,亡阳也。太阳,亡阳自汗。柔痉,同前痉下。

  除中者,死。伤寒六七日,脉迟下利而热,反与黄芩汤撤其热,腹中恶冷,当不能食,今反能食,名曰除中。脾经受邪,则下利而热,反与黄芩,邪热未去而胃气先去。

  禁忌

  厥阴心痛发斑,不欲食,食则吐蛔,下则利不止。诸四肢厥逆,不可下。

  五六日,不结胸,腹痛满,脉虚复厥者,不可下。当下反汗之,必口烂。

  少阴脉沉细数,病在里,忌汗;微者,忌汗。尺脉弱涩者,不可下之。

  太阴腹满,吐,食不下,自利,时腹自痛。忌下,下之胸下结硬。脉弱,自便利,虽用下,宜减之。

  少阳不可汗,忌利小便,忌利大便。犯之,各随上下前后,本变及中变诸变例。

  太阳小便不利,不可利之。利之邪气入里不能解。咽干淋衄,小便不利,当汗不可汗。

  在表不可下,下之动血。误犯之成结胸、痞气。汗之成血蓄于胸中;当汗而下之,成协热利。

  太阳证误下有八变

  脉浮者,必结胸。紧者,必咽痛。弦者,必两胁拘急。细数者,头痛不止,沉紧者,必欲呕。沉滑者,必热利。浮滑者,必下血。

  阳明不当发汗

  发汗成蓄血,上焦为衄。不当下而下之,血蓄下焦发狂。有年老患时热狂妄,服附者愈,服寒凉者死。

  足太阳未渴,小便清者,禁利。咽干禁汗,成蓄血禁下太早。已渴者,五苓散。谵语、潮热、大渴,宜下。

  足少阳三禁,胃实可下。足太阴禁下。足少阴脉沉,口燥咽干而渴,禁汗;脉涩而弱,禁下。三阴非胃实,不可下。

  治三焦便有胆少阳经,作风治不宜汗、下、利小便。治心便有肾少阴,故本热标寒,故脉沉细,按之洪大,用承气汤酒制热饮是也。

  治膀胱便有小肠太阳,故本寒标阳,故脉紧数,按之不鼓而空虚,用姜附寒饮顿服。

  治肺便有脾太阴,故寒因寒用,大黄枳实下之。

  治阳明纯阳,大肠喜热恶清,当以热治寒也。络宜清,当以寒治热。

  许学士解利外感。

  伤风者,恶风。用防风二钱、甘草、麻黄各一钱。头痛加川芎,项背腰痛加羌活,身重加苍术,肢节痛加羌活,目痛鼻干及痛加升麻;或干呕,或寒热,或胁下痛,加柴胡。伤寒者,恶寒。用麻黄二钱、防风、甘草各一钱。头沉闷加羌活一钱。

  凡治伤寒,以甘草为君,防风、白术为佐。是寒宜甘发也,看他证加减。伤风以防风为君,甘草、白术为佐。是风宜辛散也。其伤寒表证,以石膏、滑石、甘草、知母、葱、豉之类,汗出即解。如热半表半里,与小柴胡,汗出而愈;热甚,大柴胡与之;更甚,小承气。

  里热甚,大承气,发黄者,茵陈蒿汤下之。结胸,陷胸汤下之。

  内伤,见于右手。内伤躁作寒已,寒作躁已,不相并,但有间,且晡时必减,乃胃气得令。潮作之时,精神困倦,乃其气不足。外伤,见于左手。外伤但无间,且晡时必作剧,乃邪气盛。潮作之时,精神有余,乃邪气胜。寒邪不能食,风邪能食。

  表虚,不作表虚治。或劳役于凉处解衣,或阴虚新浴,表虚为风寒所遏,切不可妄解表

  [卷一] 七、大头肿痛

  (附蛤蟆瘟)

  【因】

  阳明邪热太甚,故资实少阳相火而为之也。湿热为肿痛,治之视其肿热在何部分,随结而取之,是天行也。

  【治】

  黄芩(炒)甘草大黄(煨)黍粘子(炒)芒硝阳明渴,加石膏;少阳渴,加栝蒌根;阳明行经,加升麻、白芍、葛根、甘草;太阳行经,加羌活、防风。

  蛤蟆瘟

  【因】

  风热。

  【治】

  解毒丸下之。

  侧柏叶自然汁调蚯蚓粪敷。烧灰大妙。

  车前叶服;或丁香尖、附子尖、南星,醋磨敷皆可。五叶藤汁敷亦可。

  [卷一] 八、霍乱

  【脉】

  微涩,或代,或伏。脉弦滑者,膈有宿食;身却不热,为霍乱。大者生,微迟者死,脉洪者热。

  【因】

  其气有三∶一曰火,二曰风,三曰湿。

  邪在上焦则吐,下焦则泻,中焦则吐而且利。吐为热也;泻为湿也;风胜则动,故转筋也。或因大渴而大饮,或饥,或饱甚,伤损胃气,阴阳交争而不和。此为急病也,不死。如干霍乱而不得吐利,必死。

  【证】

  其状心腹卒痛,呕吐下利,憎寒发热,头痛眩晕。先心痛则先吐,先腹痛则先下,心腹俱痛,吐利并作。甚则转筋,入腹则死,不然则吐泻。

  干霍乱者,忽然心腹胀满,绞刺痛,欲吐不吐,欲利不利,须臾则死。以盐汤大吐之佳。

  外有冲恶,病同而名异。

  【治】

  五苓散治热多饮水,关上脉洪者,热也。宜清之。

  理中丸

  治寒多不饮水,身不热者。

  半夏汤

  治霍乱转筋,吐利不止。身痛不止者,宜加桂枝汤。

  半夏曲茯苓陈皮白术薄荷桂枝甘草

  和解散

  治霍乱。此条,内有所积,外为邪气所阻。甚用吐法,二陈汤。

  和解散

  川芎苍术白芷防风

  [卷一] 九、瘟病

  【证】

  众人一般者是。

  【治】

  有三法∶宜补,宜散,宜降。

  大黄黄芩黄连人参桔梗苍术防风滑石粉人中黄香附子上神曲丸,送下随宜。气虚四君子;血虚四物汤;痰,二陈汤;热甚,童便作汤送下。

  春夏不服麻黄,秋冬不服桂枝;夏不服青龙,冬不服白虎。

  [卷一] 十、伤暑

  【脉】

  脉虚身热,或浮自汗。自汗者,火动而散故也。

  【因】

  夏火太热,损伤肺金元气。其感有二∶动而得之,乃辛苦之人,动而火胜,热伤气也,脉洪而大。静而得之,乃安乐之人,静而湿胜,火胜金位也,脉沉而实。

  【证治】

  暑喜归心。入心则噎塞,昏不知人;入肝则眩晕;入肺则喘满、痿;入脾则昏睡不觉;入肾则消渴。病则怠惰嗜卧,四肢不收,精神不足,两脚痿弱,头疼恶热,躁热,大渴引饮,大汗。因动而中,白虎加入参汤主方。头疼恶寒,拘急肢节疼,大热无汗。因静而中,大顺散、白虎加苍术。有阴胜阳之极,甚则传肾肝为痿厥,清暑益气汤主之。

  凡中死,切忌与冷水凉处,须沃以汤,宜黄龙丸主之。

  心虚伤暑,身热头痛,烦满而渴,五苓散主之。肺虚伤暑,身热烦闷而喘,白虎汤主之。脾虚伤暑,则为疟,常山饮主之。

  黄连香薷汤

  治暑。挟痰加半夏;虚加参、。

  清暑益气汤

  治暑伤金,虚甚。

  玉龙丸

  曾用治暑。油炒半夏、姜汁丸。

  补中益气汤

  治疰夏痰渗。

  二苓汤

  治春夏之交,病似伤寒,自汗体重,痛难转侧,此名中湿。

  泽泻(一两)滑石(二两)茯苓猪苓白术(半两)暑风挟火,痰实者,可用吐法。

  玉龙丸

  治暑泄泻,或二便秘。

  焰硝明矾滑石硫黄(一两)白面(六两)水丸,水下。

  [卷一] 十一、疟

  【脉】

  疟脉自弦,弦数多热,弦迟多寒。弦小紧者,可下之;弦迟者,可温之;弦数者,可汗,灸之;浮大者,可吐之;弦数者,风发也,以饮食消息止之。

  【因】

  夏暑舍于营卫之间,腠理不密,遇秋之风,玄府受之。惨怆之水,寒气气闭而不出,舍于肠胃之外,与营卫并行。昼行于阳,夜行于阴,并则病作,离则病止。并于阳则热,并于阴则寒。浅则日作,深则间日。在气则早,在血则晏。因汗郁成痰,因虚弱阴阳相乘。

  外因从六淫,有寒、湿、瘅、湿、牝。寒则先寒后热;温则先热后寒;瘅则但热不寒;湿则身骨节疼;牝则寒多不热。内因,有脏气不和,郁结痰饮所致。有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之说。说见后。不内外因,疫疟,一岁之内,大小相似;鬼疟梦寐不详;瘅疟乍有乍已;食疟因饮食得之;劳疟因劳得之;母疟有母传染者也。

  李论

  夏伤于暑,秋为疟。暑者,季夏湿土。湿令不行则土亏矣,所胜妄行,木气太过,少阳主也。所生者受病,则肺金不足,不胜者侮之。水胜土之分,土者坤,坤在申,申为相火。水入土,则水火相干,则阴阳交作,肺金不足,洒淅恶寒。土虚少阳乘之,则为寒热。发于秋者,湿热则卯酉之分也。

  【证治】

  先寒而热,谓之寒疟;先热而寒,谓之温疟;治之宜乎中也。中者,少阳也。渴者,燥胜也。不渴者,湿胜也。又有得之于冬,而发于暑,邪舍于肾,足少阴也。有藏之于心,内热蓄于肺,手太阴也。但热而不寒,谓之瘅疟,足阳明也。在太阳经谓之风疟,宜汗之;在阳明经谓之热疟,宜下之;少阳经谓之风热,宜和之。此伤之浅也。在阴经则不分三经,谓之温疟,宜从太阴经论之。此伤之重也。

  太阳经,头痛腰痛,寒从背起,先寒后热,宜小柴胡、羌活地黄汤。

  少阳经,心体解,寒热不甚,恶见人,多汗出甚,小柴胡汤。

  阳明经,先寒久乃热,热大汗,喜见火乃快,宜桂枝二白虎一汤。

  少阴经,呕吐烦闷,热多寒少,欲闭户而处,病难已,小柴胡加半夏汤。

  太阴经,好太息,不嗜食,多寒热汗出,病至喜呕乃衰,理中汤。

  厥阴经,小腹腰痛,小便不利,意恐惧,四物玄明苦楝附子汤。

  心疟,烦心,甚欲得清水,反寒多不甚热,宜桂枝黄芩汤。

  肺疟,心寒甚,热间善惊,如有见者,桂枝加芍药汤。

  肝疟,色苍苍然太息,甚伏若死,通脉四逆汤。

  脾疟,寒则腹痛,热则肠鸣,鸣已汗出,小建中汤、芍药甘草汤。

  肾疟,腰脊痛宛转便难,目然,手足寒,桂枝加当归芍药汤。

  胃疟,将病也,善饥不能食,能食而支满腹胀,理中汤、丸主之。

  劳疟,经年不瘥,后复发作,微劳力不任,名曰劳疟。

  母疟,百药不瘥,结成癖在腹胁,名疟母。

  治虽不同,疟得于暑,当以汗解。或汗不彻,郁而成痰,宜以养胃化痰发汗,邪气得出,自然和也。虚则补之,脉洪数无力者是也。

  羌活汤

  治邪气浅在表。

  羌活防风甘草恶寒有汗,加桂枝;恶风无汗,加麻黄;吐,加半夏。

  麻黄桂枝汤

  治夜疟。此散血中风寒。

  麻黄(一两)桂枝(二钱)甘草(炙,三钱)黄芩(五钱)桃仁(三十粒,去皮尖)邪气深而入血,故夜。以桃仁缓肝,散血中邪。

  桂枝石膏汤

  治邪深间日。

  桂枝石膏知母黄芩汗出不愈,为内实外虚,寒热大作,必传入阴。太阳阳明,、芍;寒热传入,太阳阳明少阳合病,加柴胡、半夏、人参、甘草。

  藜芦散

  治久疟欲吐不能吐,宜吐之。

  藜芦为末,温齑水调下半钱,以吐为度。

  张法

  白虎加参汤、小柴胡合五苓散、神祜丸治之。

  服前三方未动,次与之承气汤治。甚者,甘露饮调之,人参柴胡饮子补之,常山饮吐之。

  老疟丹

  治老疟,风暑入阴在脏,凝血气。

  川芎桃仁红花当归苍术白术白芷黄柏甘草上水煎,露一宿,次早服之。

  疟母丸

  治疟母、食疟。

  鳖甲(醋炙,君)三棱莪术(醋炙)香附子阿魏(食积加醋化)

  截疟丸

  先补药、表药,彻起阳分,方可截。

  川常山草果知母槟榔乌梅穿山甲(炒)甘草(炙)用水一大碗,煎半碗,露一宿,临发时温服之,宜吐。

  一补一发丹

  治久疟内伤挟外邪。内发必主痰,外以汗解。

  半夏茯苓陈皮柴胡黄芩苍术川常山葛根虚加参、术补气,甚加芩、连。有一人夏感,脉沉细,服之愈。

  常山汤

  治妇胎疟。

  常山(二两)黄芩(三两)石膏(八钱,另研)乌梅(十四个)甘草(一两)煎服之。

  不二散

  白面(二两)砒(一钱)和匀,以香油一斤煎之,色黄,用草纸压之,去油为末,入江茶三两,每服一字。

  神妙绝疟

  木通(川者)秦艽(去芦)穿山甲(炙)常山(各等分)辰砂(半钱,另研)乌梅(七个)大枣(七个)上以水三盏,煎至半,入酒一盏,再至半。先刮砂,枣服,次服药。

  [卷一] 十二、疸

  【脉证】

  脉沉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,皆发黄。脉沉乃阳明蓄热,喜自汗。汗出入水,热郁身肿,发热不渴,名黄汗。脉紧数,乃失饥发热,大食伤胃,食则腹满,名谷疸。数为热,热则大食;紧为寒,寒则腹满。脉浮紧,乃因暴热浴冷水,热伏胸中,身面目悉如金色,名黄胆。阳明病,脉迟者,食难用饱,饱则发烦、头眩者,必小便难,欲作谷疸。脉沉弦或紧细,因饮酒百脉热,当风入水,懊心烦足热,名酒疸。其脉浮欲呕者,先吐之;沉弦者,先下之。脉浮紧,乃大热交接入水,肾气虚流入于脾,额黑,日晡热,小腹急,足下热,大便黑,时溏,名女劳疸。腹如水状,不治。脉寸口近掌无脉,口鼻冷,不治。其病身热,一身尽痛,发黄便涩。

  【因】

  内热入水,湿热内郁,冲发胃气。病虽有五,皆湿热也。

  【治】

  诸黄家,但利其小便愈。假令脉浮,以汗解之;如便通汗自,当下之愈。当以十八日为期,治之十日以上为差,反剧者难治。治法以疏湿、利小便、清热或汗之,五苓加茵陈、连类。

  茵陈栀子汤

  茵陈(一两,去茎)大黄(半两)山栀(十个)豆豉汤下

  五苓散

  热加苦参;渴加栝蒌根;便涩加葶苈;素热加黄连。

  茵陈蒿汤

  治黄胆,寒热不食,食则头眩,心胸不安者是。

  滑石石膏丸

  治女劳疸。证见题下。

  滑石石膏研末下,粥饮,例利则止。

  [卷一] 十三、劳

  (劳极烦热劳瘵)

  【脉】

  男子平人,脉大为劳,极虚为劳,浮大为里虚。男子脉虚弱细微者,善盗汗。

  男子脉虚沉弦,无寒热,短气里急,小便不利、面色白,时目瞑,喜衄。诸芤、动、微、紧,男子失精,女子梦交。脉沉小迟,名脱气。其人疾行则喘,手足寒,腹满,甚则溏泄,食不消。脉弦而大,大则为芤,弦则为减,女子漏下,男子失精。脉微弱而涩为无子,精气清冷。尺脉弱寸强,胃络脉伤。安卧脉盛,谓之脱血。脉举之而滑,按之而微,看在何部,以知其脏。尺弱滑而涩,下虚也;尺滑而涩疾,为血虚。脉数,骨肉相失,声散呕血,阳事不禁,昼凉夜热者死。脉轻手则滑,重按则平,看在何经而辨其腑。寸弱而微者,上虚也。

  【因】

  喜怒不节,起居不时,有所劳伤,皆伤其气。气衰则火旺,火旺则乘其脾土,而胃气、元气散解,不能滋养百脉,灌注脏腑,卫护周身,百病皆作。

  【证】

  百节烦疼,胸满气短,心烦不安,耳聩鸣,眼黑眩,寒热交作,自汗飧泄,四肢怠惰者。

  外有脾痹、中风、湿痹病、伤暑、骨热不同。

  【治】

  法以甘寒泻火,甘温补中,温之、收之。

  十全散、四物汤治血虚;四君子汤治气虚,加升麻,补中益气汤。

  牛膝丸

  治肾肝损,骨痿不能起床,筋缓不能收持。

  川萆(炒)杜仲(炒)苁蓉(酒浸)菟丝(酒浸)牛膝(酒浸,治肾)蒺藜(治肝,各等分)桂枝(半两)酒煮猪腰子,丸梧桐子大。空心酒下。亦治腰痛。

  肾气丸

  治肾脾不足,房室虚损,宜此荣养血以益肾。肾苦燥,以辛润之,致津液,故用川芎。酸以收之,故用五味。盖神方也。

  苍术(泔浸,一斤)熟地(一斤)五味(半斤)川芎(冬一两,夏半两,秋七钱,春亦七钱)上为末,用枣肉丸,米饮下。

  地黄煎丸

  解劳生肌活血。

  生地汁藕汁杏仁汁姜汁(各五升)薄荷汁鹅梨汁法酒(二升)沙蜜(四两)以上慢火熬成膏,入后药。

  柴胡(三两,去芦)秦艽(去芦)桔梗(各二两)熟地黄(四两)木香枳壳(炒)柏子仁(炒)山药白茯苓远志(去心)人参白术(各一两)麝香(半钱,另研)上为末,和前药,丸如梧桐子大,甘草汤下。

  辛苦劳

  柴胡人参黄黄柏甘草

  牡蛎散

  治诸虚不足,津液不固,自汗出。

  牡蛎(取粉)麻黄根黄或加秦艽、柴胡、小麦同煎。

  麦门冬汤

  治大病后虚烦,则热不解,不得卧。

  半夏竹茹陈皮茯苓麦门冬人参

  炙甘草汤

  治虚劳不足,汗出而闷,心悸,脉结代。

  酸枣仁丸

  治虚劳,虚烦不得眠者。

  枣仁(炒,一两)参桂(各一钱)茯苓(三钱)石膏(半两)猪苓(三钱)

  固精丸

  治精滑。

  牡蛎砂锅,醋淬七次,醋糊丸,梧子大,空心盐酒送下。

  参归散

  治骨蒸劳。

  知母(炒)人参(炒)秦艽(去尖芦)北柴胡(同术炒)鳖甲(麦汤浸七次)前胡(各半两)乌梅(三个)地骨皮川常山(酒浸三日)川归(柴胡同炒)甘草白茯苓(各七钱半)水煎服。

  脾虚

  本经宜四君子汤。

  肝乘之,胁痛口苦,往来寒热而呕,四肢满闷,淋溲便难,转筋腹痛。宜防风、独活、川芎、桂、芍药、白术、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黄柏、细辛、滑石。

  心乘之,宜连、芩、柏、白芍、地黄、石膏、知母。

  肺受病,痰嗽短气,懒言嗜卧,洒淅寒热,宜补中益气汤。作涎清涕,肩胛腰脊痛,冷泄,宜干姜、术、附、乌、苍术、桂、茯。

  劳极

  劳者,神不宁也。

  肝劳实热,关格牢涩,闭寒不通,毛悴色夭。肝劳虚寒,口苦,关节疼痛,筋挛缩,烦闷。

  心劳实热,口舌生疮,大便闭塞,心满痛,小腹热。心劳虚寒,惊悸恍惚多忘,梦寐惊魇,神志不定。

  脾劳实热,四肢不和,五脏乘戾,胀满肩息,气急不安。脾劳虚寒,气胀咽满,食不下通,噫宿食臭。

  肺劳实热,气喘鼻胀,面目苦肿。肺劳虚寒,心腹冷气,气逆游气,胸胁气满,从胁达背痛,呕逆虚乏。

  肾劳实热,小腹胀满,小便赤黄,末有余沥数少,茎中痛,阴囊生疮。肾劳虚寒,恐虑失志,伤精嘘吸短气,遗泄白浊,小便赤黄,阴下湿痒,腰脊如折。颜色枯悴。

  尽力谋虑则肝劳;曲运神机则心劳;意外致思则脾劳;预事而忧则肺劳;矜持志节则肾劳。

  极者,穷极无所养也。

  筋实,咳而两胁下痛,不可转动,脚下满不得远行,脚心痛不可忍,手足爪甲青黑,四肢筋急,烦满。筋虚,好悲思,支嘘吸,脚手俱挛,伸动缩急,腹内转痛,十指甲疼,转筋。甚则舌卷卵缩,唇青,面色苍白,不得饮食。

  脉实,气衰血焦,发落,好怒,唇舌赭。甚则言语不快,色不泽,饮食不为肌肤。脉虚,虚则咳,咳则心痛,喉仲介介如梗,甚则咽垂。

  肉实,肌脾淫淫如鼠走,津液开,腠理脱,汗大泄。或不仁,四肢急痛。或腹缓弱,唇口坏,皮肤变色。肉虚,体重怠惰,四肢不欲举,关节痛疼,不嗜饮食,饮食则咳,咳则胁下痛阴引背及肩不可转动。

  气实,喘息冲胸,常欲自恚,心腹满痛,内外有热,烦呕不安。甚则呕血,气短乏不欲食,口燥咽干。气虚,皮毛焦,津液不通,力乏腹胀。甚则喘息,气短息塞,昼差夜甚。

  精实,目视不明,齿焦发落,形衰,通身虚热。甚则胸中痹痛,烦闷泄精。精虚,羸,惊悸,梦泄遗沥,小便白浊。甚则茎弱核彻,小腹里急。

  骨实,热,耳鸣,面色焦枯,隐曲膀胱不通,牙脑苦痛,手足酸疼,大小便闭。骨虚,面肿垢黑,脊痛不能久立,气衰发落齿槁,腰背相引痛。甚则喜唾不了。

  烦热

  内热曰烦,外热曰热。身不觉热,头目昏痛,口干咽燥不渴,清清不寐,皆虚烦也。平人自汗,小便频并,遗泄白浊,皆忧烦过度,大病虚后烦闷,谓之心虚烦闷。

  《古今录验》五蒸汤

  治五蒸病。

  甘草(一两,炙)人参知母黄芩(各二两)茯苓熟地葛根(各三两)竹叶(二把)石膏(五两,碎)梗米(二合)上咀,以水九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为三服。亦可以煎小麦水乃煎药。忌海藻、菘菜、芜荑、大醋。

  实热

  黄芩黄柏黄连(气也)大黄(血也)

  虚热

  乌梅秦艽柴胡(气也)青蒿蛤蚧鳖甲小麦丹皮(血也)

  肺

  (鼻干)乌梅天冬麦冬紫菀皮(舌白,唾血)桑白皮石膏肤(昏昧嗜唾)牡丹皮气(遍身虚热,喘促鼻干)人参黄芩栀子大肠(鼻右孔干痛)大黄芒硝脉(唾白浪语,脉络溢,脉缓急不调)生地黄当归

  心

  (舌干)生地黄连血(发焦)地黄当归桂心童便小肠(下唇焦)赤茯苓木通生地

  脾

  (唇焦)芍药木瓜苦参肉(食无味而呕,烦躁甚不安)白芍药胃(舌下痛)石膏粳米大黄芒硝葛根

  肝

  (眼黑)川芎当归前胡筋(甲焦)川芎当归胆(眼白失色)柴胡栝蒌三焦(乍寒乍热)石膏竹叶

  肾

  (两耳焦)生地石膏知母寒水石脑(头眩,闷热)地黄防风羌活髓(髓沸骨中,骨热)天冬当归地黄骨(齿黑,腰痛足逆)鳖甲地骨皮牡丹皮归生地黄肉(肢细肤肿,腑脏俱热)石膏黄柏胞(小便赤黄)泽泻茯苓滑石生地沉香膀胱(左耳焦)苓滑石泽泻外有胸中烦热,肝中寒烦闷、肝中风酒疸、中暑中风湿、心痹、脾痹、肝虚寒、精实、五心烦热、小肠热、心虚热。足下热,酒疸、女劳疸。日晡热如疸。

  劳瘵

  脉虚。

  【因】

  痰与血病。

  【证】

  其病俗名传尸。虽多种不同,其病与前人相似。大略令人寒热盗汗,梦与鬼交,遗泄白浊,发干而耸;或腹中有块,或脑后两边有小核数个,或聚或散,沉沉默默,咳嗽痰涎;或咯脓血,如肺痿、肺痈状;或腹下利,羸瘦困乏,不自胜持。虽不同证,其根多有虫啮心肺一也。

  【治】

  青蒿(一斗半)童便(三斗)文武火熬至七分,去蒿。再熬至一升,入猪胆汁七个、辰砂、槟榔末。再熬数沸,以甘草末收之。

  四物汤

  治虚劳痰,竹沥、姜汁、便。或加参、术。

  三拗汤

  治传尸劳瘵,寒热交攻,久嗽咯血羸瘦,先服此方,后服莲心散,万无一失。

  麻黄生甘草杏仁(不去皮尖、炙)姜枣煎服,痰清则止。

  莲心散

  当归黄甘草(炙)鳖甲(醋炙)前胡柴胡独活羌活防风防己茯苓半夏黄芩陈皮官桂阿胶赤芍麻黄(去节)杏仁莲心(去心)天南星川芎芫花(醋炒黑)枳壳(炒)除芫花,每服二钱半,水二盏半,姜三片,枣一枚,入芫花一抄,煎至八分服。须吐有异物,渐减芫花及甘草,杀虫少之。

  调鼎方

  治传尸劳,神效。

  混沌皮(一具,醋浸一宿,焙干)炙鳖甲桔梗芍药胡黄连制大黄甘草豉心苦参贝母秋石(另研)草龙胆知母黄柏(蜜炙)芒硝犀角(一钱)蓬术(一个)上炼蜜为丸。温酒下二十丸,肠热食前,膈热食后,一月平安。

  白蜡丸

  治瘵。

按“键盘左键←”返回上一章   按“键盘右键→”进入下一章   按“空格键”向下滚动

目录

作品相关共2章·本卷共608
正文共4章·本卷共69631

设置

阅读背景
字体大小
A-
14
A+
页面宽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