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节 大疱性鼓膜炎
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
第十节 大疱性鼓膜炎
作者:教材  |  字数:594  |  更新时间:2022-09-04 10:14:06

  本病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外耳道深部皮肤及鼓膜表层之急性炎症,常在流感流行后多发,主要侵犯儿童及30岁以下成人,单耳发病者居多数,亦可累及双耳。

  【诊断】

  1.发病突然。多为耳深部较重的持续性刺痛,放射至同侧头部。听力障碍轻微。疱疹破后有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流出,但耳痛并不立即消失。少数病例伴有眩晕。全身症状不重。

  2.病变局限在鼓膜表面及外耳道近鼓膜处之皮肤,其先后特征为:

  (1)外耳道深部及鼓膜松弛部红肿,鼓膜可膨出。

  (2)鼓膜表层疱疹形成,其形状、大小、数目及颜色极不一致。浆液聚积为主者呈灰白色或淡黄色,新鲜出血者为红色,陈旧出血者呈暗蓝或紫色。

  (3)疱疹多位于鼓膜后上部邻近外耳道壁处,重者累及整个鼓膜及外耳道深部后上壁。

  (4)疱疹破后形成表浅溃疡并渗血,创面暗红色,1~2日后血痂形成迅速愈合而不留痕迹。

  (5)疱疹不破裂者,3~4日可自行吸收形成血痂,个别病例迁延1个月才完全消失。

  3.需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前的急性鼓膜炎及颈静脉球体瘤鉴别。前者无外耳道病变,鼓膜无血疱,呈传导性耳聋;后者无急性耳痛,进行性听力下降,X线显示颞骨有吸收。

  【治疗】

  1.耳痛重者给予止痛剂。全身用抗菌素及清洁外耳道防止继发感染。

  2.用0.25%金霉素甘油或2.5%氯霉素甘油滴耳。瘤疹破裂后可用4%硼酸酒精清洁外耳道。

  3.较大血疱或过久不吸收者,可用长针头或鼓膜刀挑破,但勿穿通鼓膜。

  本病预后良好,很少有后遗症。

按“键盘左键←”返回上一章   按“键盘右键→”进入下一章   按“空格键”向下滚动

目录

第一章 鼻部疾病共21章·本卷共38490
第二章 咽部疾病共12章·本卷共18276
第三章 喉部疾病共14章·本卷共17841
第四章 食管和气管疾病共3章·本卷共3499
第五章 耳部疾病共22章·本卷共32709

设置

阅读背景
字体大小
A-
14
A+
页面宽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