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经》坤卦辞“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”的原始意思声明:此文由赵庚白原创,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《易经》坤卦辞“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”的原始意思【坤】本经 坤 元亨,利牝马之贞,君子有攸往,先迷后得主利,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,安贞吉。现行解释《易经》的资料对此坤卦辞中的“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。”大部分将其解释为“有利于在西南方得到朋友,并在东北方丧失朋友。”然笔者不能认同这样的解释。世人都知道交朋友的原则是“诚信”,“朋友有信”是结交天下知己良友的最核心原则。岂能凭西南方向而得到朋友?失去“诚信”就会失去朋友,又岂能因东北方向而丧失朋友?笔者不禁要问,这样解释“易经”,“易经”还是“群经之首”吗?《易经》作为指导周王朝安邦治国的经典著作,将坤卦辞与彖辞、文言结合到一起就会很容易地看出,坤卦辞所记载的是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寻找定居地点进行耕种的内容。“易经”所阐述的内容都是千古不变的道理,与现实的情况是完全吻合的,“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,”的原始意思是“居住在相对平坦的大地会得到众人响应,人会越聚越多;居住在山区会失去众人响应,人们会逐渐离开,人会越来越少。”这与我国现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地区人口密度要远远大于西藏、青海等西部高原、山区的人口密度的实际情况完全吻合。因为坤卦辞中的“西南”在“文王八卦”图中位于坤卦所处的位置,坤为大地,所以“西南”是指“平坦大地”;因为坤卦辞中的“东北”在“文王八卦”图中位于艮卦所处的位置,艮为山,所以“东北”是指“山区”;坤卦辞中的“朋”也不能解释为“朋友”,在此处是“群”的意思,表示“众人”。(详见下文注释。)详细解释如下: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