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序:拙文略长,有兴趣的朋友敬请耐心阅览,不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略过,谢谢!
虞翻,字仲翔,会稽余姚人,三国时东吴经学家和政治家,易学大家,为卦变之宗,影响巨大。下面我们探讨一则虞翻占筮一代名将关羽败亡的易案。
本案正式记载于《三国志》中的《吴书·虞陆张骆陆吾朱传》章节。是有正史记载的虞翻唯一传世之筮案,弥足珍贵。《三国志》为正史,素为史界引重,因此本案应当高度可信。
然书中只录及本卦事验,未详述断解缘由,甚为可惜。
原文兹录于下:
关羽既败,权使翻筮之,得《兑》下《坎》上,《节》,五爻变,之《临》,翻曰:“不出二日,必当断头。”果如翻言。权曰:“卿不及伏羲,可与东方朔为比矣。”
另外,为方便大家对于本案及探析的了解,特将当时占筮的背景情况简作叙述,以期明了。
一、《三国志》中《吴书·吴主传 》曰:
闰月,权征羽,先遣吕蒙袭公安,获将军士仁。蒙到南郡,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,蒙据江陵,抚其老弱,释于禁之囚。陆逊别取宜都,获秭归、枝江、夷道,还屯夷陵,守峡口以备蜀。关羽还当阳,西保麦城。权使诱之。羽伪降,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,因遁走,兵皆解散,尚十余骑。权先使朱然、潘璋断其径路。
二、《资治通鉴》中《孝献皇帝癸》曰:
权以逊为右护军、镇西将军,进封娄侯,屯夷陵,守峡口。关羽自知孤穷,乃西保麦城。孙权使诱之,羽伪降,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,因遁走,兵皆解散,才十馀骑。权先使硃然、潘璋断其径路。
如以上资料或许仍不够详尽,如欲全面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,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查看相关资料信息。
下文为《周易古筮考》中关于本案的论述
笔者按:此案为东吴筮其敌关羽之形势。
关于本案,解读甚鲜,然亦间有论及者。大多不出:“《节》自《泰》来,乾为首,九三之五,凡迁二位,故有是象。以及《节》九五有项象,单变为拆,一项断矣,故应断头。”等论调之藩篱,究其本源,愚意揣测可能是颇受《周易古筮考》一书的影响。
上面论断,亦有理据,较为可信,然仍失之简略。今笔者不才,试对此案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。当然,笔者于卦变实未通彻,故下面解断谨从象数角度予以分析,谫陋之处,敬祈谅宥。
本卦水泽节:
内卦兑为东吴,外卦坎为关羽,其因有三:
1. 内贞外悔,贞我悔彼,故内兑为东吴,外坎为关羽。
2. 彼时,代表东吴与关羽交锋的将领为吕蒙,兑为口,而“吕”有双口,故兑为吕蒙,即东吴也。如此,则以彼我形势论断,外坎自为关羽。
3. 当时局势,关羽在北,东吴在南。坎居于北,兑位坎南,故外坎为关羽,内兑为东吴。
其实,坎北为关羽之象既定,毋庸置疑内兑即为东吴,甚为明了,并无需过多苛借兑南之象。与上面第二条原因同理。
内兑为悦,东吴得势遂意之象。内兑为利刃,内互震为武为征伐,象征东吴对关羽之征战。
外坎,坎为险陷,象征关羽已然处于四面楚歌之险境。艮为城为止,乃此时关羽已困守麦城。
二至五爻互大离,离为戈兵,亦双方对陈交战之象。
变卦地泽临
外互坤。坤为地为原为野,艮变坤,下连震,震为走为路,且节临下互皆含震,此乃隐射关羽虽则被困,却不甘困守,伺机欲动,于是遂从麦城突围,向外一路奔逃之象。
外卦亦坤。坤为阴极之卦,阳气全无,有死丧之义。节之外坎为关羽,坎变坤,乃羽殁亡之象也。
又,坎为首(依《说卦》坎为下首推得),坤为腹身,坎变为坤,此为首之不见,仅存其身,乃首陨之象也。且羽之坎首坤身,分居本变两卦,亦已隐寓其将身首异处之兆。坤数二,故当二日内落首。
另,本卦水泽节,内兑为利刃为毁折为附决,外坎为关羽为首,此亦有以刃刑羽,使羽首毁而决落之象也。然此象较为笼统,可做辅助,以资参解。详细情况则需根据整体卦象合而论断。
笔者解析考异:
下面,笔者针对本案中的一些占断思想,谨作如下探讨,粗浅之处,更待大家雅正。
1. 兑南之象:
笔者在节卦中籍此象以定位彼我。
或以为,以方位论,兑位东不位南。但整体而言,兑仍位坎之南也。据此即可以析断双方之形势,足矣!易者,象也,象也者,像也!卦之所示,千变万化,能予我们以解断析占之启示则足矣。断卦贵在灵活,而不应过于墨守成规、泥古不化,更不应求全责备,苛责卦象。
前文已述,坎北为关羽之象既定,毋庸置疑内兑即为东吴,甚为明了,并无需过多苛求或借助兑南之象以资判断。而笔者之所以就兑南之象详加论述,一者,尽量铺陈更多论据,使本占断更为有理有据;二者,亦借此探讨一下对于卦象易理的看法,以飨同仁。
2. 大离之象:
节卦二至五爻互大离,离为戈兵,有双方对陈交战之象。
笔者谨认为,多爻卦象的运用应极为审慎,故该象于此处仅用于事件本身形势之探讨,不参与吉凶判断,仅资参考
3. 兑悦之象:
节卦内兑为悦,乃东吴得势之象。
占筮中,兑卦多取毁折、口舌二义。然已如前述,断卦贵在灵活,最忌僵化。象之所取,应视占断的具体事件情境,择善而从,所谓法无定法,唯变所适。
综合而言,笔者认为取象最要之原则有二:1.易理,所取之象必须符合易理,符合易道;2.事理,所取之象必须符合事理。需将卦象代入到占断的具体情形中去,与客观事实相吻合。
回到本案中,此处当取兑悦之义为善,也更契合客观情势。
当然,这亦是笔者得知结果的逆推,所以(大家可能认为)难免有事后附会的嫌疑,亦是情理之中。若穿越千年,使笔者与仲翔同案共断,亦不敢保证余所断皆验也。
4. 兑利刃之象:
兑为金,为毁折为附决,夫既为金又使物毁折附决者,利刃也。
5. 坤死丧之象:
前文已述,坤卦阴极,阳气全无,有死丧之义。《孟氏逸象》中,坤亦有“死丧”等象。
占筮中,坤多取安贞之义。然亦应据事取象,不可拘泥。具体可参考关于“兑悦之象”的探讨。
6. 坤二之数:
临卦坎变坤,坤数二,故关羽当二日内落首。
易数诚易学之一大学问也。占筮中关于八卦卦数之取用,更是法无定法。有以先天配河洛,有以后天配河洛,有以先天数,有以卦爻数,有以五行数,可谓路出多方,众说纷纭。笔者此处取后天数(即后天配洛书),然笔者谫陋,亦不敢妄称所取至确。诸君视此为对卦象的附会逆推可也。
笔者据象以察,认为应期之枢机应在坤卦,坤位未申(后天),笔者揣测关羽殁亡之时应为未申之日。然遍索资料,始终无确凿可信之记载用以佐证,只得暂且阙疑,以待后世之考证。
7. 震武征伐之象:
《国语·晋语》重耳筮得国,得屯之豫,司空季子曰:“震车也,车有震武。”是以震有武象,震又为行,既行且武,则征伐之象也。
节卦内互震为武为征伐,以彼我形势论之,固需泾渭分明,因震近兑,故属吴,结合事实情况,此乃象征东吴对关羽之征伐。然据此而不应泥此,卦象本为统一有机之整体,蕴义丰富,非用于此即不可施于彼也。故抛却彼我形势之分析,则震又不专属兑吴也。震艮坎三卦一脉相连,意象贯通,坎羽艮城震走,且临卦下互亦震,置于情景之中,此乃隐射关羽虽则被困,却不甘困守,伺机欲动,于是遂从麦城突围,向外一路奔逃之象。
8. 坎首之象:
前文已述,《说卦》坎为下首,故坎亦为首,首者,头也。另坎为耳,耳处首上,故坎亦可象首,拓延取象。
小结:
至此,本文论述完毕。笔者浅陋,拙文谨作抛砖引玉,请教于大方之家。易者,象也,象数之邃,通于无穷,如能深明其理,可发无尽奥义。一卦之象亦然,卦象包蕴万千,只看我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卦义,并解密其中寓涵。横看成岭侧成峰,每个人的见解均不相同,究竟所获多少,可能就看我们的造诣了吧。感谢大家观览,谢谢!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