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注册
  • 经典医籍 经典医籍 关注:1 内容:82

    《八十一难经》二难 要点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  • 经典医籍
    • LV5
      VIP1
      ⚔ 管理員

      问题:

      1、尺与寸到底是一个穴位的名字,还是特指?

      2、“尺寸”为什么是“脉之大要会”?

      3、“寸、关、尺”的长度划分依据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要这样划分?

      4、为什么要把“关”到“尺”分作“尺内”,“阴所治”是诊断什么?是什么原理?

      5、为什么要把“关”到“鱼际”分作“寸口内”,“阳所治”是诊断什么?是什么原理?

      6、尺内一寸”和“寸内九分”到底是怎么来的?有什么作用?为什么要这样表达?

      7、实际诊断中,“寸关尺”又能发挥哪些作用?

  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    二难

      二难曰∶脉有尺寸,何谓也?

      然∶尺寸者,脉之大要会也。

      “脉”有尺、寸的概念,而且“尺、寸”的位置,是十二经脉的汇聚处。


      寸关尺,虽然在手太阴肺脉上,但它确是十二经脉的交汇点。在上一篇的《一难》中,解释过这一点,也就是“独取寸口”的原因。


      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∶“帝曰‘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?’岐伯曰∶‘胃者,水谷之海,六腑之大源也。五味入口藏于胃,以养五脏气,气口亦太阴也。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,皆出于胃,变见于气口。’”

      《灵枢·营卫生会篇》∶“谷入于胃,以传于肺,五脏六腑,皆以受气。”

      《厥论》∶“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。”

      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∶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。”

      “气口”、“脉口”、“寸口”一个意思。


      气脉一日一夜行遍五十周,最后汇聚于手太阴肺脉。人行气血,饮食先入胃,再传肺,肺朝百脉,主五脏六腑之气。而寸口又为诸气交汇处。


      规律对应,对应人体的身体运行规律。

      从关至尺,是尺内,阴之所治也;从关至鱼际,是寸口内,阳之所治也。

      为何要分出“寸、关、尺”?


      假定人站立,冬至坎位为尺,夏至离位为寸,中间脾土为关,左为肝木亦关,右为肺金亦关。坎位肾分左右,左肾尺生左关肝,左关肝生寸心火。火分君火与相火,右肾尺生相火,右尺相火生右关脾土,脾土生右寸金,右寸金在生左肾尺。循环往复。


      人身整体如此对应,而在气口位置同样如此。


      上述是用的人身“六气”节点做的一个类比关联,也就是说人即使是整个身体,也可以划分“寸关尺”,而缩小范围,在太阴脉上,亦可以对应“寸关尺”。


      那上面的解释是不是凭空捏造?不是,比如在《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》:尺内两旁则季胁也,尺外以候肾,尺里以候腹中。


      《脉经》依然是把尺解释成“尺泽”,实际上跟“尺泽”没关系。尽管手臂上尺泽穴的内侧是肋骨所在,但是不注意解释“尺寸”。人体左右肋骨靠近肾脏,以肾居下为水,就好像上面所列举的模型。只是这里范围不同:尺内作人体腹部,尺内位置作肾。


      “尺”不是指“尺泽穴”,这种是错误的,“尺”的含义跟“尺泽”没有任何关系,不需要去附会。尺泽到鱼际可不止一寸。“寸关尺”的含义,是一种易学模型上的设置,自带“阴阳”的概念,不管是用来类比整个人体,还是用来表达“气脉”的规律,都适用。


      以“关”为分界点,关下尺内候阴脉,关上寸内尺外候阳脉。


      怎么“候”?


      这涉及到一个把脉方法的问题,《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》有写。

      故分寸为尺,分尺为寸。

      当我们研究一个模型,模型比较长,比较大,比较难描述时,我们就会找“特征”,找“重点”,找“代表”,“寸关尺”就是这样的“代表”。


      “尺寸”本是一个计量单位,它们之间有换算比例。而当“尺寸”类似作“阴阳”概念使用时,它们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。


      人体的“阴”、“阳”规律本是互相关联的,以“关”为节点,关下为尺内,把脉时,候一寸即可。关上为寸内,把脉时,候九分即可。尺寸互相关联。这又涉及到其中数字的来源。

      故阴得尺内一寸,阳得寸内九分。

      古书中很多解释,是把这里数字作“阴阳”的表达,以9数为阳,10数为阴。


      如《类经》叙述:


      滑伯仁曰∶手太阴之脉,由中焦出行,一路直至两手大指之端,其鱼际后一寸九分,通谓之寸口,于一寸九分之中,曰寸曰尺而关在其中矣。其所以云尺寸者,以内外本末对待为言,而分其名也。如蔡氏云∶自肘中至鱼际,得同身寸之一尺一寸,自肘前一尺为阴之位,鱼际后一寸为阳之位。太阴动脉,前不及鱼际横纹一分,后不及肘中横纹九寸。故古人于寸内取九分为寸,尺内取一寸为尺,以契阳九阴十之数。其说似通,但考之骨度篇,则自肘至腕长一尺二寸五分,而与此数不合,盖亦言其意耳。


      以上作参考,我觉得这里的“寸九尺十”除了用易数来勉强解释外,更是与把脉时的习惯,动脉处的空间大小等因素相关。

     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,故曰尺寸也。

      “尺寸”仅是我们用三根手指,方便来推断人体内规律正常与否的工具,三根手指不会占很大空间,不需要去从尺泽穴或者鱼际穴一点点地量,所以“尺寸”是一个把脉模型,目的是为了去判断人体内脏腑所呈现的“象”,懂“象”这个字,就知道它没有标准可言了,完全在经验和悟性。


      下面这个图,感觉还是有点问题:


      《八十一难经》二难 要点

  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  登录
    • 做任务
    • 发布内容
    •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