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注册
  • 经典医籍 经典医籍 关注:2 内容:82

    三部九候论篇 要点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  • 经典医籍
    • LV5
      VIP1
      ⚔ 管理員

      黄帝问曰:余闻九针于夫子,众多博大,不可胜数。余愿闻要道,以属子孙,传之后世,着之骨髓,藏之肝肺,歃血而受,不敢妄泄。令合天道,必有终始。上应天光星辰历纪,下副四时五行,贵贱更互,冬阳夏阴,以人应之奈何,愿闻其方?

      在问九针的治疗原理和方法

      岐伯对曰:妙乎哉问也!此天地之至数。

      九针合易学天象和易数

      帝曰:愿闻天地之至数,合于人形血气,通决死生,为之奈何?

      问易学象数,怎么对应人体气血,怎么判断疾病生死

      岐伯曰:天地之至数始于一,终于九焉。

      易数基本数,从一到九

      一者天,二者地,三者人,因而三之,三三者九,以应九野。

      在上日地月,在下天地人,以立体看,三三共九种组合,应九野

      故人有三部,部有三候,以决死生,以处百病,以调虚实,而除邪疾。

      将人体对应,划分“三部”,每部分“三侯”,共九数,应九针,发明九针的针刺方法,判断疾病,调理虚实,保障健康

      帝曰:何谓三部?

      岐伯曰:有下部、有中部、有上部,部各有三候。三候者,有天、有地、有人也。必指而导之,乃以为真。

      三部分:上部、中部、下部;每部分:天、地、人,以此为九针指导原则。

      上部天,两额之动脉;上部地,两颊之动脉;上部人,耳前之动脉。

      中部天,手太阴也;中部地,手阳明也;中部人,手少阴也。

      下部天,足厥阴也;下部地,足少阴也;下部人,足太阴也。

     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,地以候肾,人以候脾胃之气。

      将三部划分人体对应位置:

      上部天,对应两额动脉;上部地,对应两颊动脉;上部人,对应耳前动脉。

      中部天,对应手太阴肺经;中部地,对应手阳明大肠经;中部人,对应手少阴心经。

      下部天,对应足厥阴肝经;下部地,对应足少阴肾经;下部人,对应足太阴脾经。


      下部天侯肝,地侯肾,人侯脾胃

      帝曰:中部之候奈何?

      岐伯曰:亦有天,亦有地,亦有人,天以候肺,地以候胸中之气,人以候心。

      中部天后肺,地侯胸中之气,流经大肠, 人侯心。

      帝曰:上部以何候之?

      岐伯曰:亦有天,亦有地,亦有人。天以候头角之气,地以候口齿之气,人以候耳目之气。

      上部天侯头角,地侯口齿,人侯耳目

      三部者,各有天,各有地,各有人。三而成天,三而成地,三而成人。三而三之,合则为九,九分为九野,九野为九脏。故神脏五,形脏四,合为九脏。五脏已败,其色必夭,夭必死矣。 

      对应原理

      帝曰:以候奈何?

      怎么用三部九侯

      岐伯曰:必先度其形之肥瘦,以调其气之虚实,实则泻之,虚则补之。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,无问其病,以平为期。

      先察颜观色,判断五脏气的虚实,再调理,“以平为期”,调成“平人”为目标,即正常人。

      帝曰:决死生奈何?

      如何判断疾病程度

      岐伯曰:形盛脉细,少气不足以息者危。形瘦脉大,胸中多气者死。形气相得者生。参伍不调者病。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。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,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。中部之候虽独调,与众脏相失者死。中部之候相减者死,目内陷者死。

      “形”与“脉”的不同情况

      帝曰:何以知病之所在?

      怎么判断疾病疾病部位

      岐伯曰:察九候独小者病,独大者病,独疾者病,独迟者病,独热者病,独寒者病,独陷下者病。

      脉象部位的异常情况

      以左手足上,上去踝五寸按之,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,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,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,中手徐徐然者病。其应上不能至五寸,弹之不应者死。

      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。中部乍疏乍数者死。其脉代而钩者,病在络脉。

      九候之相应也,上下若一,不得相失。一候后则病,二候后则病甚,三候后则病危。所谓后者,应不俱也。察其腑脏,以知死生之期,必先知经脉,然后知病脉。真藏脉见者胜死。足太阳气绝者,其足不可屈伸,死必戴眼。

      三部九侯的判断方法

      帝曰:冬阴夏阳奈何?

      岐伯曰:九候之脉皆沉细旋绝者为阴,主冬,故以夜半死。盛躁喘数者为阳,主夏,故以日中死。

      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。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。病风者以日夕死。病水者以夜半死。其脉乍疏乍数,乍迟乍疾者,日乘四季死。

      形肉已脱,九候虽调犹死。七诊虽见,九候皆从者不死。所言不死者,风气之病,及经月之病,似七诊之病而非也,故言不死。若有七诊之病,其脉候亦败者死矣。必发哕噫。

      必审问其所始病,与今之所方病,而后各切循其脉,视其经络浮沉,以上下逆从循之。其脉疾者不病,其脉迟者病;脉不往来者死,皮肤着者死。

      疾病无可救药的情况

      帝曰:其可治奈何?

      岐伯曰:经病者治其经,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。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。其病者在奇邪,奇邪之脉则缪刺之,留瘦不移节而刺之。上实下虚切而从之,索其结络脉,刺出其血以见通之。瞳子高者太阳不足,戴眼者太阳已绝,此决死生之要,不可不察也。手指及手外踝上,五指留针。

      已出现“经络”概念,针灸治疗方法

  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  登录
    • 做任务
    • 发布内容
    •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