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问曰:人有四经,十二从,何谓?
岐伯对曰:四经应四时;十二从应十二月;十二月应十二脉。
四经十二脉应四时十二月
脉有阴阳,知阳者知阴,知阴者知阳。
凡阳有五,五五二十五阳。
这里的解释自古以来也是千奇百怪的,还有人搞出了“二十五阴”,一定要来个对称。
人体规律大体分作“阴、阳”两种,阴:存储收藏。阳:运化卫外。
将这两种规律再细分,“阳”规律的表现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观察以及测定?古代没有CT机,医学也未涉及分子层面。但依然可以通过人身上的“象”进行关联推导。这个“象”就是动脉跳动的频率、节奏、特征等等所被医家感受到的“象”,这就是“脉象”。
那有没有“二十五阴”?
跳动的脉象就属于“阳”的活动规律,你不能不分逻辑地给“收藏存储”阴的规律也安个二十五种。
为什么是“二十五”种?
这还就是排列组合来的。五五二十五。依然是一种理论模型。春夏秋冬长夏五类再细分五类。
所谓阴者,真脏也。见则为败,败必死也。
为什么不去分“二十五阴”?这里就解释了原因。
所谓阳者,胃脘之阳也。
胃者水谷之海,六腑之大源也。五味入口,藏于胃以养五脏气,气口亦太阴也,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,皆出于胃,变见于气口。……五脏者,皆禀气于胃,胃者五脏之本也。
上面是中医模型中的“胃”,人通过饮食摄入营养,入胃形成五脏气,出胃,见于气口。
别于阳者,知病处也,别于阴者,知生死之期。
根据上文,就好理解了。
三阳在头,三阴在手,所谓一也。
别于阳者,知病忌时,别于阴者,知死生之期。
谨熟阴阳,无与众谋。
所谓阴阳者,去者为阴,至者为阳,静者为阴,动者为阳,迟者为阴,数者为阳。
凡持真脉之藏脉者,肝主悬绝急,十八日死;心至悬绝,九日死;肺至悬绝,十二日死;肾至悬绝,七日死;脾至悬绝,四日死。
似乎是易数原理,但又没有明显的规律。如果是当时作者对普遍规律的记录,文字就显得有点“太绝对”。
曰:二阳之病发心脾,有不得隐曲,女子不月;其传为风消,其传为息贲者,死不治。
曰:三阳为病发寒热,下为痈肿,及为痿厥,腨(疒肙);其传为索泽,其传为(疒颓)疝。
曰:一阳发病,少气,善咳,善泄;其传为心掣,其传为隔。
二阳一阴发病,主惊骇、背痛、善噫、善欠,名曰风厥。
二阴一阳发病,善胀、心满善气。
三阴三阳发病,为偏枯萎易,四肢不举。
鼓一阳曰钩,鼓一阴曰毛,鼓阳胜急曰弦,鼓阳至而绝曰石,阴阳相过曰溜。
用的三阴三阳模型的辨病方式,此时还没有结合“手、足”“脏、腑”。
阴争于内,阳扰于外,魄汗未藏,四逆而起,起则熏肺,使人喘呜。
阴之所生,和本曰和。
是故刚与刚,阳气破散,阴气乃消亡。
淖则刚柔不和,经气乃绝。
死阴之属,不过三日而死,生阳之属,不过四日而死。
所谓生阳死阴者,肝之心谓之生阳,心之肺谓之死阴,肺之肾谓之重阴,肾之脾谓之辟阴,死不治。
结阳者,肿四支。
结阴者,便血一升,再结二升,三结三升。
阴阳结斜,多阴少阳曰石水,少腹肿。
二阳结,谓之消。
三阳结,谓之隔。
三阴结,谓之水。
一阴一阳结,谓之喉痹。
阴搏阳别,谓之有子。
阴阳虚,肠澼死。
阳加于阴,谓之汗。
阴虚阳搏,谓之崩。
当时此篇作者用的“三阴三阳”辨病的判断方式。
三阴俱搏,二十日夜半死;二阴俱搏,十三日夕时死;一阴俱搏,十日死;三阳搏且鼓,三日死;三阴三阳俱搏,心腹满,发尽不得隐曲,五日死;二阳俱搏,其病温,死不治,不过十日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