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,就是很好、美好;
君子,可以理解为今天普通意义上的君子,也可以理解为有一定学识、有了一定地位的人;
小人,《易经》中的小人有两个意思,一个是指卑鄙小人;一个是指普通人,通常不像君子那样有学识、豁达,而是患得患失。
君子遁得好,吉祥;小人遁得不好,不太吉祥。
九四爻和初六爻,分别处在上卦和下卦的最底层,一阴一阳,两者正应。九四爻是阳爻,是君子;初六爻是阴爻,是小人。
《易经》第三十三卦,天山遁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。初六爻已经察觉到危险将要来临,大环境将会有变化,隐退是明智之举,但是行动却上没能做到;六二爻出于个人责任、个人愿望,留守在后面;九三爻,有识别大环境不利于自己的智慧,想要及时隐退。但却被各种牵绊所累,未能及时隐退。
现在到了九四爻。九四的做法会是什么样呢?先看一个小故事。
汉武帝末年,宰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关系很好。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,是汉武帝的宠妃。李夫人有个儿子,就是后来的昌邑王刘髆。
汉武帝末年,卫青、霍去病都已经去世多年,卫家势力不再。皇后卫子夫失宠,太子刘据也不受待见。李广利和刘屈氂,就想扳倒太子,扶持刘髆上位。
整个事情的过程,就是汉武帝时期非常著名的“巫蛊之乱”事件。事件最后的结果是,太子刘据被杀,皇后卫子夫自尽。虽然刘髆没能当上太子,但前太子刘据毕竟死了。后面的事情,慢慢来,还是有机会的。
然而在“巫蛊之乱”不久之后,一个叫田千秋的小吏上了一道奏折。这道奏折提醒了汉武帝。让汉武帝意识到,“巫蛊之乱”是李广利和刘屈氂嫁祸给太子,逼刘据造反。整件事最根本的原因,实际上是帝位之争。
汉武帝大怒,要灭李广利和刘屈氂全族,当时李广利正带重兵远征西域。就有大臣劝谏汉武帝,说杀了李广利全族,恐怕李广利要造反。但汉武帝没听劝,而是说,我宁愿他带兵造反,也不愿意面对他凯旋归来。
后面,没有人再劝了。贰师将军李广利、宰相刘屈氂被灭族。李广利带兵造反,留在了匈奴。
一个战功赫赫,誉满天下的大将军,势力盘根错节。要治他的罪,不知道会掀起多少滔天大浪来,乱了天下都说不定。所以,汉武帝宁愿他造反,也不愿意让他得胜归来。
蝮蛇螫手,壮士断腕。在古代,手被毒蛇咬了,果断、明智的人会马上砍掉自己的手腕。否则等毒液扩散了,命都保不住。命没了,留着一只手,还有什么意义呢?对于汉武帝而言,李广利、刘屈氂就是被毒蛇咬到的手,天下是他的命。
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事情有根本和枝叶的区别,有开始和结尾的不同。要分得清楚哪个轻、哪个重,哪个先、哪个后,哪个缓、哪个急。
在遁卦的大环境里,遁是根本,是当务之急,别的都是枝叶,可以缓一缓。道理是这样,可人生在世,谁还能没有点割舍不下的东西呢?为外物所牵绊,不能洒脱自如,谁没有过呢?
小时候,我们喜欢玩具,无论如何都不肯放下,沉溺其中;大一点,我们放得下玩具了,却又放不下感情,痴迷在儿女情长之中;抽烟的男人,明明知道抽烟有害,却无论如何也戒不掉;喜欢吃东西的女孩子,每次称体重都会嫌弃自己,但是过后看见美食,却无论如何都不能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。
我们都是九四爻啊,很纠结。想要遁,却又有太多的割舍不下。想要身体健康,又抵挡不了香烟的诱惑;想要迷人的身材,又想满足口腹之欲。
天底下,哪里有这样的好事?鱼和熊掌素来不能兼得,有舍才有得。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,不舍不得。只想得不肯舍,那是貔貅是神兽,我们不行。
所以,想要身体健康,就把香烟解了;想要玲珑身段,就管住你的嘴巴。一样的道理,在我们追求“得”的过程中,必然会有许多影响我们前进的累赘,它们就是我们的“香烟”和“美食”。抛开它们,我们才能轻装上阵,事半功倍。九四爻就应该这样。
当机立断,舍所当舍,取所当取,就是九四爻君子好遁;优柔寡断,拖泥带水,举棋不定,就是初六爻小人否遁。
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——《易经》遁卦九四爻
神州社,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:
标题: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——《易经》遁卦九四爻
链接:https://www.shenzhoushe.com/15664.html
注: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,请联系作者。
标题:小舍小得,大舍大得——《易经》遁卦九四爻
链接:https://www.shenzhoushe.com/15664.html
注: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,请联系作者。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