姤。女壮。勿用取女。
在开始之前,先说点我本人读《易经》的个人经验。
大概从十七岁开始,能背诵整本《易经》的卦辞和爻辞。其实在最初,对于背诵这么一整本书,也是抗拒的很,实在是太枯燥了,不愿意背。但家里长辈监督的太严格,不得已,只好违心,死记硬背。
曾经看到有文章说,《易经》这个东西,没有必要完全记下来。这个观点不好多做评价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方法,强行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,然后去非议别人的观点,这本身就有违《易经》一阴一阳之为道的大前提。
就我个人经验而言。我曾经无数次地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莫名其妙的想到《易经》中的某句话。然后,就对它有了和从前不一样的解读。饿了要吃饭,盛在碗里的饭,和吃下去的,肯定是有区别的,前者已经在消化,而后者,明显还没有。苏东坡曾经说过,要想把文章写好,得背熟《孟子》和《庄子》。
《易》之教,洁净精微。精微两个字,说的不就是在许多不起眼之处、细微之处,产生更深入、更细致的理解吗?
乾坤两卦的每一爻,我都说了两遍以上,这里就不再继续重复了,有需要的朋友,可以私信,我发给你。
之所以从姤卦开始,是考虑到,如果按照《易经》原文,从乾坤屯蒙开始,这样排下去,到既济、未济结束,对于初读《易经》的人而言,实在是显得太杂乱无序、毫无章法可循,按照京房八宫卦的方式来排列,会显得更加系统,起码对于记忆而言,会简单很多。而在京房八宫卦中,乾卦的后面,正是姤卦。
姤。女壮。勿用取女。
姤的意思,就是相逢、相遇。姤卦的卦辞,从字面上解释,就是男女相遇,女的过于强壮,不适合娶来做老婆。
姤卦,一阴在最下面,上面五个全是阳爻。它在自然界的类象之一,是一年四季中的五月。五月,到夏至前后,天热到了极点,也就是说阳气强盛到了极点,万事盛极必衰,乐极自然生悲,阳气开始转衰,阴气应时而生,夏至往后,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直到冬至前,阴气顺时借势不断成长。
人们在生活中,应该都有过类似的体会。在夏天,天非常热的时候,却很容易受凉,其原因就是这个一阴生了。道理也很简单,想想乾坤两卦不难知道,阳极阴生、阴极阳生的时候,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。阴阳两条龙正在打架嘛,大的环境还不稳定,城门失火殃及池鱼,神仙打架,凡人难免要被波及。
人道之中也是如此,男女刚刚相遇,才交了个男/女朋友,你有你的想法,我有我的想法;你有你的生活方式,我有我的生活方式。突然之间相遇了,想要和谐、愉快相处,那自然是需要一些时间、精力磨合的,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,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、不愉快,坚持一下、容忍一点、各自做点妥协。慢慢来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
不仅仅是男女相遇,正常的人际交往,也是这样。你喜欢下雨,我喜欢天晴;你喜欢出去玩,我喜欢宅在家里。你是阴,我就是阳;你是阳,我就是阴。总之就是观点、看法不一样,这些不同之处的相遇、交汇,就是姤。
乾宫卦的最后一卦是火天大有,大有的综卦是天火同人,也就是乾宫卦的最后一卦,正面看是大有,反面看是同人,就是说,同人大有两卦,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,只是外显和作用不一样。就像同样一张纸,你用来写字,我用来做墙纸;同样一块铁,你用来做成锤子敲石头,我用来做成铁皮当围墙。
从姤卦到同人大有,说的是天地万物、宇宙万有从初生时的不同,经历求同存异;从最初相遇时的不适应,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,在不同之中求得共同之处。别人和我求同,我也要和别人求同,最终走到你我都有、都满意的结果。
姤卦,阴爻用事,说得通俗点,就是阴爻当家。尽管从卦象上看,阴爻只有一个,但阴爻正在成长,阳爻虽然有五个,却在逐渐消退,阴爻的未来是很可以期待的。这里可以参考一下坤卦的初六爻,履霜坚冰至。踩在霜上,就知道后面天寒地冻、万物冰封的季节马上就要来了,就是说要有远见,要能从并不起眼的细微之处,看到事物的本质,以及后面的发展走向。
姤卦,从卦象上看,一阴遇五阳,这里的五,指的是多,并不是固定的就是五个。所以也有很多人把它解释为一女遇五男,说是淫乱之象。这种说法也不能说错,读《易经》嘛,你读出仗剑江湖,我读出把酒田园,都是没有问题的。但是不论在自然之道,还是人道,最好都不要过于片面,不要用一些非常少见的特例来解读《易经》,比较恰当的是在大范围内取象。
姤是相遇。
不太和谐的相遇,只是它的外显,而它想要告诉我们的本意,是走过不和谐,成就和谐;走过坎坷,成就美满。尽管过程艰辛,期间千难万阻横陈。 感兴趣的可以共同探讨590291740
《易经》姤卦里的人生智慧
六盘水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